沈小平
  常言道:“人非草木,孰能無情。”黨員幹部與普通群眾一樣,生活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,人際交往是難免的。
  能否把好“人情關”,是檢驗幹部思想品行的試金石。新中國成立之初,毛岸英的一位親戚想謀求“廳長方面位置”,並請毛岸英把這個想法轉達給毛主席。毛岸英給這位親戚回信說:“反動派常罵共產黨沒有人情,不講人情,如果他們所指的是這種幫助親戚朋友、同鄉同事做官發財的人情的話,那麼我們共產黨正是沒有這種‘人情’,不講這種‘人情’。共產黨有的是另一種人情,那便是對人民的無限熱愛。當然對於自己的近親是有一層特別感情的,但如果這種特別感情超出了私人範圍並與人民利益相抵觸時,共產黨是堅決站在後者方面的。”這封回信,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“人情觀”。
  正確的“人情觀”緣自深厚的道德修養。曾國藩生前在留給子孫的遺囑中就寫道:“慎獨則心安。自修之道,莫難於養心;養心之難,又在於慎獨。能慎獨,則內省不疚,可以對天地質鬼神。”可見,一個人修養水平的高低,往往取決於你能不能做到慎獨修身。欲影正者端其表,欲下廉者先立身。作為黨員幹部,只有自覺摒棄人情帶來的私心雜念,辦事公正公道,才能把好“人情關”,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。
  正確的“人情觀”離不開強烈的規矩意識。有這樣一個實驗。將一隻鯊魚和一群熱帶魚放在一個池子里,中間用強化玻璃隔開。一開始,鯊魚嘗試突破每個角落去吞噬美味。多次碰壁之後,鯊魚“規矩”了下來。再後來,將玻璃抽走,鯊魚也不再越過去。這個實驗有很多隱喻。從建立規矩意識的角度看,這個實驗表明:制定剛性的制度,令行禁止,守之以恆,則能幫助人們形成好的習慣和風氣。
  清人錢泳的筆記《履園叢話》中有一段話:“燃情有公私之別、有正邪之分。情而公,情而正,則至賢也。情而私,情而邪,則禽獸矣。可不警懼乎!”意思是說,人情是有公私之別、正邪之分的。正確的選擇應當是:公交以公交論,私交以私交論,真正做到不為人情所擾,不為親情所困,不為友情所累,不為私情所惑。  (原標題:“人情關”與“人情觀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q56nqpyv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